登录
首页
产品
案例
新闻
招聘
【乡土人才】田洪玉:匠人匠心制好茶
田洪玉,贵州省石阡县芊指岭茶业公司负责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者。田洪玉是伴随着茶叶长大的,她的老家五德镇桃子园村到现在仍还有不少老茶树。田洪玉回忆说:“自小有记忆起,爷爷田茂松是做茶的,父亲田仁华也会做茶,生长在这么一个茶香氤氲的制茶世家,只不过那时是用农村家庭的煮饭锅炒茶,白天采茶,晚上炒茶,以灯为伴。”
首页
新闻资讯
行业资讯
【乡土人才】田洪玉:匠人匠心制好茶
田洪玉,贵州省石阡县芊指岭茶业公司负责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得者。
田洪玉正在指导茶农采摘茶青 (左)
初心:要把家乡茶做起来
田洪玉是伴随着茶叶长大的,她的老家五德镇桃子园村到现在仍还有不少老茶树。田洪玉回忆说:“自小有记忆起,爷爷田茂松是做茶的,父亲田仁华也会做茶,生长在这么一个茶香氤氲的制茶世家,只不过那时是用农村家庭的煮饭锅炒茶,白天采茶,晚上炒茶,以灯为伴。”
1998年,田洪玉前往浙江西湖龙井学习种茶、炒茶技术,田洪玉说:“在西湖龙井一个叫梅家坞的村子里,我看见一农户在村边售卖茶青,大约五六斤的茶青就卖了1000元人民币。购买茶青的人不是拿着茶青走,而是坐在一旁等农户把其炒好了再带走。我当时就想,老家五德一带的茶青多得很嘛?为什么我们不能这样做呢?”
但是,事情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通过学习,她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做茶,和做人一样,是需要认真学习揣摩的,是需要大环境影响的。在家人的支持下,她把家里仅有的猪和牛都卖了,用所得的钱开启了追梦旅程。
1999年到2000年,杭州茶科所留下了田洪玉孜孜以求的身影。也正是因了那段经历,使田洪玉对茶产业的理解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想做好做大,必须摒弃传统方法,改过去的火炒为电炒。学习结束时,因学习刻苦表现优异,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权启爱赠送了她10000株龙井43茶苗,和一口专门用于炒茶的龙井锅。
雄心:把石阡苔茶做成全国品牌
2012年,田洪玉在原来茶厂的基础上成立贵州省芊指岭茶业有限公司。对于“芊指岭”三个字。田洪玉是这样解释的:芊,草木和茶树茂盛的样子;指,灵巧的手指;岭,五德适宜栽种茶树的山山岭岭和沟沟壑壑。她的梦想就是要把五德镇茶园的精美茶叶做成一片片艺术品。
截至目前,贵州省芊指岭茶业有限公司已成长为石阡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各种炒(制)茶设备60多台、厂房达3000多平方米。2014年,公司被评定为铜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6年,被评为贵州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18年获得贵州省名牌产品,2020年荣获贵州省秋季斗茶大赛黑茶类金奖茶王,2020到2022年连续三年荣获贵州省消费者最喜爱的贵州茶叶品牌。
田洪玉正在介绍茶叶 (左一)
真心:带动父老乡亲脱贫致富
看到全村不少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只剩下老人和小孩,土地上种着红薯、洋芋等传统农作物,只“为吃而种”,田洪玉便和丈夫商量,发动全村群众种茶,带动村里的发展,让村民富起来。就这样,充分利用业余时间,通过召开群众会、逐户走访等形式向群众宣传种植茶叶的经验和收益效果,同时在公司成立党支部,把大户茶农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带动成大户茶农等方式积极动员桃子园、杉木岭、七寸坎等3个村群众发展茶叶种植。
为了打消部分村民的顾虑,让群众吃下“定心丸”,公司采取“订单”模式,按照采摘茶叶的不同要求,付给农户每斤10-80元不同的价格。从而解决了老百姓“卖给谁”的顾虑。
通过田洪玉多年耐心细致地宣传带动,种茶的队伍逐年壮大,茶园面积逐年扩大,原来仅有200余亩的茶园,如今变成了连接桃子园、七寸坎、杉木村三个村3800亩的茶产业示范带,实现了人均一亩茶的目标,昔日的荒山变成了如今的青山。
“今年做春茶时,田洪玉付给村民的茶青价格就有140多万元,就比如我们村杨昌银家,种植4亩茶,在茶厂采摘春茶收入就有16000元,一家人稳定增收致富是没问题的。”五德镇桃子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翌说道。
近年来,公司每年解决当地就业达200余人,年轻劳动力一年可以在公司获取务工工资20000余元,老人每天可以获取务工工资70-100元,带动近400户1700余人增收致富。
下一步,田洪玉还将加强自身学习,把茶产业做大做强,通过企业的带动,让更多村民参与到茶产业的发展之中,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384
2023-10-20 22:58:48
mod
上一篇
石阡:铿锵玫瑰绽芳华 巾帼工匠竞风采
下一篇
没有了
最新发布
【乡土人才】田洪玉:匠人匠心制好茶
石阡:铿锵玫瑰绽芳华 巾帼工匠竞风采